凤凰徐州新华书店

当前位置: 首页 > 哲学社会科学 > 历史 > 传记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 本店售价:¥51.0元
      • 定价:¥68.0元
      • 折扣:75
      • 作者: (美)帕库拉
      • 出版社: 东方
      • ISBN: 9787506043571
      • 出版日期: 2012.01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印张: 平装
      • 字数: 暂无
      • 库存: 暂时缺货
    • 购买数量:加入购物车
    •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宋美龄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是动乱时代里一位极不寻常的女性,这本传记是盖棺定论的权威之作。
        ——基辛格 美国前国务卿  
      帕库拉的叙事文章写得如梦一般,是相当值得一读的。想要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这本《宋美龄传》将会是个很好的参考。
        ——华尔街日报
      《宋美龄传》从清末开始写起,一直写到宋美龄在纽约去世,作者将宋美龄的一生生动地融于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中,用极具吸引力的故事展现了宋美龄传奇的一生。
        ——奥维尔·谢尔 美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简介

             除了容貌之外,我几乎再没有别处是像一个东方人”这是宋美龄的自述。在她超过百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近70年的时间是对中国、中国台湾予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就正如本书指出,宋美龄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她性格复杂,形象多变,而且经历无数重大历史事件,所受的评价只能用“极富争议性”来总结,但她肯定是二十世纪一位重量级的历史人物。
            宋美龄是在基督教家庭长大,再到美国卫斯里女子学院念大学的中国女性,书中大量引用她大学同学与她往来的书信,这些都是未曾公开的第一手资料。利用这些近年解密的书信文件,作者把宋美龄、乃至宋氏家族放在中国史的脉络中书写,试图呈现这一位兼受中西文化熏陶的杰出女性,在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全书以时间为主线,共分为9个部分,57章。从1866年宋美龄的父亲宋耀如出国写起,一直写到2003年宋美龄在纽约病逝为止,内容跨越三个世纪,中间穿插了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的历史和宋氏家族的兴衰。

    作者简介

      汉娜·帕库拉
      美国传记作家,其作品《最后的罗曼蒂克:罗马尼亚玛丽女王传》被著名的英国作家格里厄姆.格林称为年度最佳的三本书之一;  《不平凡的女人:腓特烈皇后》入围了《洛杉矶时报》最佳图书。目前,她住在纽约。

    目录

    第一部  1866-1990风起云涌
     第一章 从韩嘉树到宋嘉树
     第二章 宋家有女初长成
     第三章 帝制回光
     第四章 王朝末日
    第二部  1984-1927走向共和
     第五章 孙中山与宋嘉树
     第六章 革命与爱情
     第七章 美龄返国
     第八章 军阀群像
     第九章 蒋介石登场
     第十章 上海繁华
     第十一章 彷徨少女时
     第十二章 苏联与中国
     第十三章 孙中山死后群雄起
     第十四章 国民革命军北伐
     第十五章 国民党分裂
    第三部  1928-1936迈向权力
     第十六章 蒋宋联姻
     第十七章 新婚生活
     第十八章 内斗不止
     第十九章 定都南京
     第二十章 日本的野心
     第二十二早  新生活运动与长征
     第二十二章 蒋经国在苏联
     第二十三章 西安事变
    第四部  1937-1942抗日战争
     第二十四章 全面抗日
     第二十五章 成立飞虎队
     第二十六章 南京大屠杀
     第二十七章 向美国喊话
     第二十八章 重庆
     第二十九章 宋子文与孔祥熙
     第三十章 鸦片,南京政府的财源
     第三十二早  苦守大后方
     第三十二章 史迪威
    第五部 1942-1943外交舞台
     第三十三章 夫人委员长
     第三十四章 史迪威与陈纳德
     第三十五章 战地情缘
     第三十六章 美国之行
     第三十七章 所到风靡
     第三十八章 国际峰会
     第三十九章 回到大后方
    第六部 1943-1945二战末期
    第七部 1945-1949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八部 1949-1975台湾
    第九部 1975-2003淡出舞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从韩嘉树到宋嘉树
        新教福音派和一些工商领袖、外交政策顾问,在亚洲看到前所未有的良机,把灵魂感化为基督徒;而比较世俗的一些商界、金融界和政界人士,则视之为美国快速扩张的工业生产之市场。
        ——杰士皮尔森(T.Christopher Jespersen)
        查理宋本名韩嘉树,一八六六年生于海南岛。海南岛是中国沿海第二大岛,面积仅次于台湾,本是土匪、盗贼等亡命之徒的藏身处,而今却是创业家的冒险新天地。韩嘉树的父亲是文昌县人,经商营生,家境似乎不错,拥有船只“来往澳门和河内之间约六天的水路”,也就是说,往西跨东京湾至今天的越南、往东渡南中国海到葡萄牙殖民地澳门。这些船只是三桅的大帆船,俗称“大眼鸡”,红帆,船首上漆了一对巨眼。水手相信漆上神奇的巨眼,可以侦测到远方的海盗。这一带海域抢劫凶杀盛行,犹如家常便饭;海盗固然心狠手辣,但是抓到海盗也一样绝不手软,将之挖心剖腹吃下肚,也并非不寻常的事;甚至传言曾有人整个都被吃了,以免他转世投胎再做海盗。
        韩嘉树九岁时,和一个哥哥被带到爪哇(今之印度尼西亚),跟一位长辈当学徒。他显然在当地过得并不快乐,有个亲戚在波士顿开丝绸店和茶庄,来到爪哇,提议把个子矮小粗壮的嘉树带到美国。韩嘉树满心欢喜,在一八七八年春天起程,这时他只有十二岁。
       韩嘉树来到这位长辈的茶庄工作时,波士顿的中国人并不多。他很快就认识了温秉忠和牛尚周这两个上海的富家子弟。温、牛都是来美国留学,学习先进的西方文明。两人力劝韩嘉树也接受西式教育。但是,韩嘉树向长辈开口,长辈却没准他上学,毕竟长辈不辞千里,绕了半个地球把韩嘉树带到美国,是要他来工作,不是上学的。韩嘉树在长辈的店里待了将近一年便逃跑了。他溜上波士顿港口一艘海防缉私船“艾伯特·贾拉汀号”(Albert Gallatin)。船出海之后,他才被发现。
        挪威裔的船长盖布里尔森(Eric Gabrielson)是虔诚的卫理公会教徒,航海技术高明。有人发现韩嘉树之后,把他带到盖布里尔森面前,问起名字,他只报出“嘉树”(Chiao hun)。十四岁的韩嘉树谎称已有十六岁,被船长收容,为他取名查理宋(Charlie Soon),在贾拉汀号上担任杂役,往来于新罕布什尔州朴次茅斯港和马萨诸塞州艾德加镇之间这片大西洋海岸最严峻的水域巡航。韩嘉树因而成为美国财政部税务署(海岸巡防队前身)的雇员。盖布里尔森船长后来奉调到北卡罗来纳州威明顿服务,韩嘉树随他担任听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