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科学技术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总论 >
进化论与生活
美国著名进化生物学家戴维·斯隆·威尔逊彻底改变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人类才是进化论与生活的主角。我们的道德、审美,这些貌似令我们异于动物的特质,其实也是进化而来。《进化论与生活:我们的思考方式在怎样发生改变》帮我们认清人类与进化的关系,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进化来了解自己的改变,以及如何改变我们自己,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将进化的哲学运用到看待万事万物中,它传递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你可以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一定不要错过这次开辟思想新大陆的绝好机会。
《进化论与生活:我们的思考方式在怎样发生改变》是美国著名进化生物学家戴维·斯隆·威尔逊的著作,是一本用进化的视角看待大千世界的难得之作,也是一次开辟思想新大陆的绝好机会。 什么是八卦的生物动机?为什么小狗有卷尾巴?细菌能告诉我们什么道德意义?进化,不仅仅关于恐龙和人类起源,还与各种动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有关。进化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的道德、审美,这些貌似令我们异于动物的特质,其实也是进化而来。基本的进化原则,有助于解释人类如何产生抽象思考、文化与道德的能力。《进化论与生活:我们的思考方式在怎样发生改变》帮我们认清人类与进化的关系,更好地引导我们自身,通过给予适当的环境,激发出我们善的一面,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本书让人们了解达尔文理论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并且点出了当今,或任何时代中某些最深层的哲学与社会学议题。每个人都可以在书中分享到达尔文将动物与人类生活紧密结合的全方位视野。
导读 进化之鉴 前言 未来大不同 第一部分 走进进化论的世界 第1章 三种原料 进化论有三大要素:变异、后果、遗传。 第2章 弑子的埋葬虫 应用进化论对某种现象给出的解释未必就是正确的,还要用事实去检验。 第3章 好人岛与坏人岛 生物适应性往往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所谓的“善”与“恶”都可能是适应的结果。 第4章 猴子也疯狂 适应带来的优势也可能伴随着可以容忍的代价。只要在种群的水平上收益大于代价,这种适应性就会被传承下去。 第5章 银狐与小狗 可遗传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改变着生命的形态,但并非有着无限可能。 第6章 与鬼共舞 自然选择需要时间。进化的脚步通常落后于环境的改变,留下生物与其不适应的环境勉强共存。 第7章 开罐器的功能 科学的论断也需要用科学的手段加以严谨的证明。 第8章 你的实习执照 对进化论的基本了解是阅读本书的基础。 第二部分 大自然的进化遗产 第9章 归家的浪子 人类引以为傲的独特性,很多还是来自于大自然的进化遗产,而非某些我们独有,其它生物却没有的东西。 第10章 呕吐的孕妇 一位生物学的门外汉应用进化论成功解释了孕吐的生物适应意义,但医生们只是把孕吐当作一个需要解决和抑制的问题。 第11章 谋杀之城 统计数据一度显示,家庭是和平社会中最暴力的地方。然而正确的数据分析发现,血浓于水。杀人案和虐待案其实很少发生在血缘亲属之间。 第12章 社区之殇 不同社区的人在生存策略上有很大不同。基因决定了我们对不同环境所做出的不同反应,但环境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同样是可以改变的。 第13章 动物有个性 性格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个体间同样有性格差异,自然选择保留不同的性格是为了应对不同的环境状况。 第14章 林肯之美 对别人美与丑的评价,既有无知觉的在基因水平上的考察,也有下意识的对社会心理因素的考量。 第15章 黏菌的美德 为集体牺牲个体不是只有人类才会做的事情。微生物为同类做出的牺牲,是一种无需思考的自发行为,当然也是进化的结果。 第16章 群体的叠罗汉 生命从起源至今,从基因到社会,都是不同层次上的群体之争。群体选择淘汰了那些不和谐的群体,保留了那些最具竞争力的群体。 第17章 合则兴,分则亡 群体内部的个体之间必须是和谐的,服务于同一个目的。自私的个体一旦出现,就会像癌细胞一样导致群体的灭亡。 第18章 有翼的智慧 社会性昆虫的群体智慧只是无意识个体行为的叠加。我们的智慧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可能也不过是同样的简单比较结果。 第三部分 人类特质的进化 第19章 八卦与公平 在猿类群体中通常有等级制度,只有有限的公平。而狩猎采集型的小规模人类群体奉行着严格的平等主义,这是保证内部和谐的基本原则。 第20章 合作的分水岭 共享意图是高效合作的基础,而合作是人与猿的分水岭。合作让我们更少地依赖自身的基因,更多地依赖来自于他人的信息。 第21章 第一次笑 最初的笑是为了建立共享的情绪,让人的群体协调一致,更好地合作。后来,人类学会了可以当作工具利用的第二种笑。 第22章 艺术也是器官 音乐和舞蹈有利于群体合作,视觉艺术和文学有利于信息与技能的传承。艺术也是基因进化中产生的适应性之一,却让我们更加脱离基因的限制。 第23章 会交谈的鹦鹉 语言乃至象征性思维的基因与生理基础并非人类所独享,但环境改变只为我们人类开启了发展这些基因的大门。 第24章 头脑风暴的沉浮 不恰当的研究一度否认头脑风暴的存在,但事实是人类社会的群体智慧远远优于个体智慧。这种心智合作能力也进化出来的适应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第四部分 宗教与文化的演进 第25章 骨子里的多样性 就像生物可以进化一样,文化也能演进。作为一个物种,人类的基因是极其相似的,但文化上的传承与演进造就了人类遍布世界的迥异的生存状态。 第26章 达尔文的大教堂 宗教信仰是团体间选择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让团体成员整体上获得实质性的收益,作为一个社群可以在与其他人类社群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第27章 外面与上面 宗教信仰的水平维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而其垂直维度强调人对集体、对神的精神信仰。两者恰恰对应于进化的“远因”与“近因”。 第28章 好的自私与坏的自私 宗教以及其他一些信仰体系为信众许诺了一个对所有人都有益的世界,但其基础是虚假的事实现实,甚至可以对自私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解读。 第29章 国家的社会智能 从进化的角度来理解,地球村也是一个有机体,其中的个体是每一个国家。如此一来,适用于人类群体的理论也都可以适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第30章 随机鸣响的呼叫器 心理学家米哈里开展的呼叫器实验为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实验参与者通过呼叫器的提醒,可以记录下自己即时的心理状态。 第31章 善与恶的生态学 利他主义行为出现在利他主义的社会环境中,而表现出非利他主义行为的人,多数过着艰难的生活。两种生存策略不过是顺应生存环境而产生的适应性。 第32章 床下的蚊子 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需要事实知识才能解决,但它同时也是问题的直接来源。对此,进化理论能提供解决之道,恢复被扭曲的事实真相。 第33章 一个进化学家的长成 作者成为科学家的成长历程说明:科学,至少进化科学,不是一门应该令普通人望而却步的高深学问,而是业余科学家也可以从事的研究。 第34章 开启你的发现之旅 进化是研究过去的科学,但又不仅于此;进化是研究生物的科学,但也不仅于此。阅读这本书应该能够让你做好准备,来开启一趟属于你自己的发现之旅。 后记 致谢 参考书目
进化之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叶盛 谈及进化,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与化石扯上关系,似乎只有那些毫无生气的骨架才讲述着进化的故事。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回溯到150多年前,达尔文坐在马车里顿悟了进化真谛的那一刻,他脑中产生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 其实,我们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是进化论。它简单到可以用两句话说清楚:第一,差异在环境中导致不同的后果,而不同的后果导致不同的命运——存续或是毁灭;第二,如果这种差异能够被传承,那么导致存续的那一种差异就有机会不断传承下去。这就是进化论的精髓。但这一定与生物有关吗?不一定。当然。存在差异的可以是基因,但也可以是某种道德观念、某种文化传统,甚至可以是某种足球战术、某种流行曲风。所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哲学吗?如果把这样的哲学运用到人类的世界,包括人类的文化、宗教、道德、国家,那么我们会收获什么? 我不能再剧透了。关于这些问题,你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当然,这是一本关于进化的书,但书中没有出现一块化石。人类才是这本书的主角,书中不停进化着的是人类的思想、文化、道德,以及宗教。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告诉你如何通过进化来了解我们自己的改变,以及如何改变我们自己,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美好的未来,这才是进化之鉴对于人类的真正意义所在。 最后,我不得不说,审阅这本书的过程是我所经历过的最美妙的心灵旅程之一。如果你是一位学者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无论你的领域是什么,无论你是否对进化论乃至生物学感兴趣,我都强烈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 你可以不赞同作者的观点,但你不应该错过一次开辟思想新大陆的绝好机会。
第1章 三种原料 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理论,就像是一份有三种原料的食谱。第一种原料是“变异”。像你我这样的个体有很多可以测定的差异,比如身高、眼睛颜色,或是从心平气和到怒发冲冠所需的时间。第二种原料是“后果 ”。你我之间的差异,有时会造成生存能力与繁殖能力的不同。你高大的身材或许能让你抢走我的东西,甚至直接干掉我;我娇小的身材,或许能让我熬过食物短缺的冬天。详细的情形,会根据我们的特征或身处的环境而有所不同。最后一种原料,有点像是酵母的功效,是这份食谱的点睛之笔,那就是“遗传”。子女在很多特征上都与父母相类似。达尔文并不清楚遗传的内在机理,但这已经是个广为接受的事实。 当这些原料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其所导致的后果似乎是无可避免的。 举例而言,请想象一大群颜色有所差异的蛾(第一种原料)。有些蛾比较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吃掉。如此一来,这种蛾就会从这个种群里消失(第二种原料)。幸存者的后代,有着类似它们亲代的特征(第三种原料),于是子代在总体上会比亲代更容易隐藏自己。如果我们重复这样的过程很多代,而且没有其他因素让事情变得更复杂,那么这群蛾会变得很难被天敌发现。 如果我们能将每一代蛾的照片一一打印出来,然后将这一叠纸钉制成一本翻画书,当快速翻动时,你就会发现,蛾似乎慢慢隐没在了背景之中。它们得到一种能够帮助它们存活于其所在环境的特征。用进化的专业术语来说,它们提高了自身的适应度,很好地适应了环境。 全部的内容就是这样吗?差不多。有关自然选择的学习,就像过早到来的高潮。你以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一处绝妙的顶峰,但实际上才刚开始就已结束了。 自然选择的主要问题不是“这是什么”或“这会发生吗”,而是“这为什么如此重要”。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以试想我把一个东西放在你的手上,或许是闪亮的石头或毛茸茸的老鼠,然后叫你解释这个东西的特性是怎么来的。在达尔文的时代之前,你只有两种答案。第一种,你可以回答,这是上帝按照它的意志设计的:亮晶晶的石头能取悦我们的眼睛;老鼠是种讨人厌的动物,它的出现是为了让我们学会谦卑。第二种,你也可以将整体拆解开,以部分的特性来解释整体的特性:也许石头亮晶晶,是因为里面含有石英晶体;而老鼠的毛是由角蛋白形成的。自然选择的重点在于,它提供了第三种解释老鼠特性的方法,但对石头却不行。你可以说,是自然选择赋予了老鼠这些特性,以使其能在自己的环境中生存与繁衍。 显然,自然选择的解释和神学的解释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其与物质解释的差异则有点儿微妙。假如我放了一块黏土雕塑在你的手上,然后问你这个东西的特性是怎么来的。你可能会花许多时间谈论艺术家在黏土上的表现手法,而不是讨论黏土本身的特性。黏土具备的特性是其能够成为雕塑的基础,但不是产生雕塑艺术特征的成因。用同样的方法来说明,可遗传的差异会把生物变成了某种活的黏土,能够被自然选择所塑造。像我这样的进化学家经常要预测生物的特性,不管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或者有着什么样的基因。 为了展现这种思考方式的力量,下面让我们来考虑杀婴这种动物行为。既然全是关乎下一代的问题,那么将子代杀死看起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不过你只要稍微花点力气,或许就能想到某些环境状态令杀婴行为与之适应。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们在回答之前,花几分钟的时间和临桌同学讨论上述情况的可能性。他们确实发现了下列几种情况,可能让杀婴行为取得适应性。 第一种是资源匮乏。如果妈妈连自己都喂不饱,也无法照顾现有的子女,那么新增加的子女,并不能增强她的适应度。第二种情况是子代太过孱弱。养育一个可能无法自行生存或继续繁衍的下一代,并不能增强亲代的适应度。第三种情况是亲缘关系不明。除了某些特殊的例外(请继续看下去),养育别人的小孩,并不会增加父母的适应度。第三种情况主要是雄性哺乳类动物会面临的状况,例如我们人类。不过,一只雌鸟也可能会被其他在她巢里下蛋的雌鸟“愚弄”。 我的学生做得很好,或许你也是。根据真正研究这个问题的科学家所给出的结论来看,这“三个元素”的确促成了杀婴行为的进化。这个练习所传递的信息虽然简单但很深刻:我的学生们并没有阅读任何有关杀婴行为的资料,他们在进化方面的训练才刚刚开始,但即使是这一点点训练都能让他们如同专家般准确地做出的预测。这就是自然选择思想的力量,它决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学生们还成了分类学的专家。他们无需是昆虫学家、鱼类学家、爬行动物学家、鸟类学家或者是哺乳动物学家,就能够谈论一些关于昆虫、鱼类、爬行动物、鸟类或哺乳动物的重要问题。自然选择的思考方式基于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不需要在意它在分类学上的定位。 更棒的是,我的学生不需要任何有关生物身体构造的知识,就能成为专家。在任一特定的物种里,杀婴行为是某种生理机制,通过特定的途径来实现的,但我们不需要了解这点就能预测这种行为的发生。只要我们有着可遗传变异这种活的黏土,就可以根据自然选择的塑造力做出预测。 最后,我们可以在无限多的其他主题上重复练习以成为专家。为什么在某些物种中,雄性的体型大于雌性,而在另外一些物种里却有相反的现象?为什么一开始会有两种性别?为什么雄性、雌性的数量比例,在某些生物种类里相同,但在其他种类中却不同?为什么有些生物繁殖一次就会死亡,而其他生物却能一再地生殖?为什么有些植物只能活三个星期,而有些植物却能活3 000年?为什么有些生物是群居生活,而有些却独来独往?在群居动物中,为什么有些个体会互助合作,有些则会相互欺骗?像这一类的问题,真的是没完没了。 后面我将会为自然选择思想的力量增添一些限定,不过现在还不急。 让我们先来赞叹它惊人的适用范围吧。在本书的一开始我就说过,只要学着像达尔文那样思考,几乎任何人都能够成为进化学家。这句话也许听起来疯狂,不过现在我希望你能发现,这是件非常合理而且实际可行的事情。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