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徐州新华书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教育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 本店售价:¥26.3元
      • 定价:¥35.0元
      • 折扣:75
      • 作者: 九把刀
      • 出版社: 京华
      • ISBN: 9787550210073
      • 出版日期: 2012-10-01 第1版2012-10-01 第1次印刷
      • 库存: 5
    • 购买数量:加入购物车
    •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语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是九把刀博客文章结集第一部,但内容却从未曝光过。不是一本励志书,却比所有励志书都还要打动人心。 内容是发生在他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到人生哲学,情感专栏,演讲历程,小到和女朋友的一次吵架,不深刻,却很好看,有回味。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全方位的正能量超强的热血励志偶像。就在这里,九把刀用他的文字记录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的黄金般的少年时代,懵懂的情感,莽撞的举止,以及一颗散发着火样激情的不败的心。

    内容提要

    “多做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少做让自己不快乐的事。”听起来简单,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快乐的人永远是少数? 为什么书架上的人生励志书永远卖得爆好?好像你一定得看书学快乐? 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人愿意花十几万去上心灵成长课程,去叫一个明显在敛财的秃头做大师? 而且课程还给你分好几期,又逼你拉朋友进去学快乐? 我很讨厌——要由别人来教你如何决乐,这样的事很蠢。 你唯一应该请教的人,就是你自己。 关键是,你怎么知道做什么事会高兴?又做什么自己不会开心? 有时候你做了某件事,以为自己会很爽,结果却很空虚。 常常你觉得去干某件事一定很酷,可做了之后你剩下的只有炫耀,心底却没有真正的痛快。 放弃虚伪空泛的、来自别人的期待,我们自己才有办法爽朗地决乐。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不是一本励志书,却比所有励志书都还要打动人心。 《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由九把刀编著。

    作者简介

    九把刀,本名柯景腾,出生于台湾彰化县。东海大学研究生。1999 年以中篇小说《恐惧炸弹》在网络上一炮而红。部分作品在台湾新生报等媒体连载,读者反应热烈。被读者誉为“网络文学经典制造机”,同时被台湾媒体封为金庸传人。十二年来,共出版作品近60本。 他的人生信条:“用所有的冒险精神追逐梦想。” 据台湾网络书店统计,自2005年至2011年,九把刀连续7年作品在台湾畅销书榜中排名第一。 《流星花园》制作人柴智屏说:“对我而言,九把刀的作品可是具备了杀伤力,总是让我为了想阅读他的书而不能专心工作。” 金石堂《出版情报》记者苏惠昭说:“社会学+漫画+武侠小说+周星驰+杜琪峰+X+Y=九把刀。” 知名音乐创作人方文山说:“如果李安是擅长用影像魅力说故事的人,那九把刀就是把文字玩弄于股掌间,熟稔于文字魅力的人。”

    目录
    1 序——彻底地了解自己,才能站在快乐的起点1 《稀人》焦灼躁郁的恐惧境地
    5 《夺魂锯》
    7 九把刀砍电影,《嗜血地铁站》:恪守怪物法则的好莱坞变态
    10 九把刀砍电影,Crash《冲击效应》:坐立难安的吸奖效应
    13 九把刀砍电影,《爱狗的男人请来电》
    14 阿财与小郭襄牵手跟大家问好
    19 你们家老大,就要去当兵啦!
    24 小田和正演唱会
    30 神奇的蜘蛛
    31 今天很倒霉,车子在高速公路上爆胎
    33 小说就是这么写滴!九把刀行动艺术
    36 (回答作业)非常不愉快的刚刚
    39 今天去弄牙齿
    41 今天的一周年约会
    44 胡宝云老师很强
    45 九把刀砍电影,《鬼迷藏》
    46 对于写小说维生这档事
    50 葛蓝抄袭事件暂时尘埃落定
    56 九把刀的关岛之旅
    85 【ELLE 专栏】请让我笑嘻嘻擤鼻涕吧
    89 【ELLE 专栏】第一次约会的第一站
    92 【ELLE 专栏】追到了就不必请客的恋爱
    95 爱情本质,坚若磐石?
    101 【ELLE 专栏】九把刀写的,小内画的
    105 【ELLE 专栏】小内看杂志想变美
    108 【ELLE 专栏】天下无双的笑
    111 在高铁上遇到的鸟火事件……一点想法的反省
    117 关于《爱情,两好三坏》戏剧的改编初始
    122 又到了写签书会感想的时候了
    126 上个星期到彰化启智学校
    130 《依然九把刀》座谈会记录
    137 【ELLE 专栏】怎么被拒绝最度烂
    140 上个月去参加绩优役男颁奖
    144 大风大雨大花莲
    169 花莲,钟文音对谈
    172 迟到千年的,跑水祭感谢
    178 昨天去二水小学演讲,被完全击倒
    181 《杀手,流离寻岸的花》发表会感想
    188 每隔一阵子就有人寄小说给我看(什么是抄袭)
    190 【ELLE 专栏】娶你的三个条件
    193 给那个常常写信到春天的读者
    195 昨天去看了星爷的《长江七号》
    197 特报!巨大的史前耳屎出土了!
    199 【ELLE 专栏】七夕小猜谜
    204 《曼哈顿情缘》,公主不再唱歌
    207 跟愤怒对抗是我一辈子的战斗
    208 (战斗前奏)今天晚上,大家陪我玩一下吧:D
    209 2008 第一场战斗(1)这是我妈妈
    213 2008 第一场战斗(2)那个女孩流着眼泪
    222 2008 第一场战斗(3)我决定单身赴会
    226 2008 第一场战斗(4)妈,你养我养得很好
    231 2008 第一场战斗(5)逆流的眼泪
    237 “陈× 宁涉抄袭九把刀事件”周六第二次评审会议……没有了
    238 2008 第一场战斗(6)污浊的海啸,去你的再见
    243 盖亚文化声明
    257 算……不,《猎命师传奇:海底双棺特别篇》
    261 朱学恒的网站开票了——关于群众VS“专家”
    
    前言

    首先得提提这本书的诞生。 这两本书里,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在我的博客里找到。 书名《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是我在2004年年底妈妈重病时被迫领悟到的一句话,那时我常常自顾自地反复说着要战斗、要战斗……希望可以说久了,就真的拥有不断战斗的勇气。可得到“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最大感触的时候,却是在2008年的2月。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面对那么鸡巴的事,却能够完全不扭曲自己地战斗下去,一半当然是我相信自己,另有一半,真得感谢读者、网友结结实实地信任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书名就很直觉地定了下来。 我很喜欢“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这句话,将这一句话干脆题作书名,最大限度地代表了我对这本书的重视以及喜欢。 我在网络上写了很多东西,有的完全是狗屁倒灶,有的绝对是无病呻吟,有的是生活小趣事,有的是跟我家人朋友的相处,有的是我与心爱女孩的人生旅行,也有很多我想对这个世界说的话,有我的志气。乱七八糟一大堆混杂在一起,于是构成了我这一个人。 博客不属于私密的日记,也绝对不是我人生的全貌,却是我人生脚步的重要痕迹,所以将博客出版成书,最大的原因是我高兴。而一次打算出两本,是因为我的高兴比较肤浅,有时候可以用乘法去算。 说说这两本网络书的阅读方式。体裁上,我将它视为“随身带着走的九把刀博客”。基本上由原始发表时间决定文章的排序,而不是由cc文章的类型题材”去框架,因为如果影评都挤在一区,热血文都挤在一区,闪光文几十篇都塞成一团,连续看了很多篇性质相似的文章,肯定会很腻。加上有时候连续事件有时间关系上的因果变化,用单纯的时间轴线当作文章的次序,最清楚,效果上也最丰富。如果你想随便翻开一页就看,想必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一开始写博客,没想过会出成书,所以风格异常随兴(简直有点随便了),用字遣词非常直白,文学价值低,但热血也烧得很直接。收录的时候自然有种很古怪的趣味。至于选择哪些文章收录,哪些文章不收,基本上我是靠直觉,然后用“佛心”避开一些可能对别人不好的旧文不收,真的是太有“佛心”来着,跟我的路线超不搭的啊!后来编辑整理所有的博客文章,发现一个恐怖的事实——这是一本超过24万字的超级厚书1 24万个字实在是太厚了啦,我一直在避免单本书价变贵,所以决定拆成两本书出版,以后这个“非小说”系列会一直持续下去,帮助我把博客写得更有精神。 不得不说,我写博客的风格随着我人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越前面就写得越普通,越后面就写得越好看。一开头的几篇影评,现在看起来尤其别扭,不过都是自我成长的轨迹,留着,也好。 按照这个越后面越好看的基本道理,第二本《不是尽力,是一定要做到》绝对比《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还要好看。 目的上,我将它当作“绝对不想被归类为励志书的战斗文学”。 硬是将两本厚厚的博客文出版,除了我自己高兴、自己爽之外,同时我真心地希望,借着这两本书告诉每一个人,这个世界上虽然有很多不开心的事,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当一个快乐的人,无论如何都会有办法的——即使你的人生跟那些畅销的心理励志书完全背道而驰,那又怎样?只要你诚恳地面对自己,绝对能够战斗出一张灿烂的笑脸。 好了,以上只是一般人类都会写的序。以下写点别的。 前一阵子接受了《天下杂志》的访问。与记者一见面,我才知道这次的访谈是个多重主题的企划,每个受访的名人都被分配到一个主题,而我,被分配到“专注力”这个题目。 我很好奇也很纳闷。我的专注力很差啊,怎么会想到要访问我这个题目呢?尤其我在写小说的时候,电话照接,也会时不时地跳开文件档去看网页,电视也常常一边开着听新闻、看电影,或只是单纯想有点声音陪我,写一写还会跳开去看杂志、翻报纸。除了不能与人交谈外,完全没有禁忌。可以说我的专注力很强(周围的事一直在发生也影响不了我),也可以说我的专注力烂到不行。 “因为你一直写小说啊,连续八年出版了四十几本书,专注力一定很惊人,我们想采访你为什么可以办得到,如何持续这种专注力来跟大家分享。” 记者微笑,将录音笔放在我面前。 由于记者是个很有气质的女孩,我不忍心跟她胡扯我很有专注力,让她写出一篇虽然励志,但实际上通篇是受访者自吹自擂的鬼扯。 事实上,我不过是很喜欢写小说罢了。写小说很快乐,所以我就花了很多时间收集资料,花了很多时间构思故事,花了很多时间写小说,花了很多时间在网络上发表东西。既然所有跟创作有关的过程都花了很多的时间,最后写出很多本小说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我一定是说了太多次“啊其实事情的真相就是我很没效率,啊我就很快乐啊!”之类的话,于是访谈到一半,记者终于放弃了将“专注力”套在我身上,主题改成“九把刀啊,你怎么可以那么快乐?” 呵呵,快乐就是我的强项了。不过我接受过这么多采访,就是没回答过这样的“超级基本题”。并非“如何快乐”这问题不好或白烂。,而是它太直觉了,根植在我从来就没刻意去思考盼陛格区域里,记者提问,我却一下子不晓得怎么去解释我是怎么快乐的。 “我大概是一个很肤浅的人吧,很多人都会强调什么心灵的快乐。 呵呵,其实我超容易被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给满足耶,比如说,如果有人要送我一台iPhone 3G,就够我爽好几天啦!”我沾沾自喜地拿出刚买不久的新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眉飞色舞地说:“你看,自从我最近买了它,哗……每天用这么性感的电脑写小说,我就快乐得不得了啊!还跟你讲什么心灵上的快乐呢?” 我接着说到重点:《你们“天下杂志》一定采访过很多大企业老板,他们一定会跟你说他们很注重心灵上的快乐,然后说他们追求的幸福都是心灵上的幸福。对,我相信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但我更相信,如果把我的存折跟他的存折对换,我敢打赌他一定不会整天在那边靠腰(哕嗦) 什么心灵上的快乐。说真的,像我们这种贱民,光是每个月多赚几千块就很开心了,可是我觉得这种开心,一点也不比有钱人追求的那种心灵上的开心还要来得逊色啦!开心就是开心,因为多赚了一点钱得到的那种开心,就是很爽啊,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接着我滔滔不绝地说了我做什么事情会快乐、做什么事情会不快乐,都是很具体的例子,但就是无法给一个很清楚的答案。 我只能总结一个我早就发现的规律:“我觉得,会一直在思索自己今天过得快不快乐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因为快乐的人哪管你这么多。” 记者还是不断地追问,想要追出一个比较高明的法则之类,比较好下标题。 好吧。闭上眼睛,我仔细想了想,终于知道了其中关键。 我说:“也许你们觉得我要讲的快乐诀窍很白烂,不过事实上接近真理的东西,常常听起来就是那么白痴——想要快乐,就多做一点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少做一点让自己不快乐的事。这样就会快乐了。” 面对我的废话,记者有点无言,不过还是礼貌地点点头。我不想被记者当作将访谈敷衍了事的受访者,于是便仔细解释了我说的话。 “多做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少做让自己不快乐的事”听起来简单,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快乐的人永远是少数?为什么书架上的人生励志书永远卖得爆好?好像你一定得看书学快乐?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人愿意花十几万元去上心灵成长课程,去叫一个明显在敛财的秃头做大师?一个课程还给你分好几期,又逼你拉朋友进去学快乐? 我很讨厌——要由别人来教你如何快乐,这样的事很蠢。你唯一应该请教的人,就是你自己。关键是,你怎么知道做什么事会高兴?又做什么事自己不会开心? 有时候你做了某件事,以为自己会很爽,结果却很空虚。常常你觉得去干某件事一定很酷,可做了之后你剩下的只有炫耀,心底却没有真正的痛快。会有这种误差,起因在你根本不晓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唯有彻底地了解自己。 那么,如何彻底地了解自己呢? 不就是真诚地与自己对话吗?不断通过各种经历过的事件,不断回忆,不断记录,不断用各种行动去实验自己的个性反应,最后,认真思考过去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之间的关系。 绝对不要从什么狗屁成长、是否成熟这种思维去看待自己……有时候我们的快乐一点都无法带给我们成长,也一点都不成熟,好吗?! 放弃虚伪空泛的、来自别人的期待,我们自己才有办法爽朗地快乐。 我是幸运的。从小,我就是个自言自语的高手,甚至可以跟墙壁讲话好几个星期(请见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无可奈何地,我很了解我自己,所以我努力逃开了很多不喜欢的场合。比如我知道我不习惯也不喜欢跟陌生人哈拉(吹牛、聊天),可是常常我去学校演讲时,只要早一点到,就会被老师兴冲冲地带到校长室跟校长泡茶,或干脆带我到各处室巡回握手拍照,导致我在演讲前就提前进入“累”的状态。 人之常情,我不会觉得接待我的老师对我不好。我当然知道老师很礼遇我、校长想特别招待我,长辈们泡的茶也都很好喝啊!但我就是很想在演讲前一个人放空耶。 那,怎么办?于是我就开始控制时间,晚一点到学校(只提早20分钟到),避开到各处室拜会、与校长泡茶的可能性。一到学校,就立刻到讲台上把笔记本电脑接上投影机,然后去厕所尿尿、擤鼻涕。 要是我开车提早到了,我也会将车子停在学校旁边,躺在后座睡觉也好。如果我是坐地铁或公车,我会在附近挑一间咖啡店写东西,写到时间快到时再出发。我放弃了带给师长更好印象的契机,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反而我可以用最好的心情、最好的状态去演讲,尽量享受全部的过程。 又比如,为了展现戏剧公司上下一致的团结,以前我偶尔会被经纪公司逼着去参加一些新戏剧开拍的记者会。现场五光十色,明星挤来挤去,但我完全没有感动,对我来说那是格格不入的场合(……除了可以近距离看正妹这一点,是真的不错啦)。所以我干脆去坐媒体记者的位子,在桌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当场写起小说,反正那一整桌记者全都用笔记本在即时写稿,我混在里面,反而很自然。有时开镜记者会结束了,我甚至爆量写了两千多个字,不过我也有帮忙鼓掌就是了,呵呵。 又比如,我比一般人有更多机会跟一些艺人或明星私下相处,但除非情况绝对异常特殊,不然我不会为了想跟别人炫耀:“喂!我跟某某某合唱过他的招牌歌耶!”就跟着一大堆不熟的明星去唱歌、去夜店玩。 别人肯定很羡慕的经历,只要我不感兴趣,那就一点都不吸引我。为了别人不知情的赞叹去做某些事,过程很闷,那场合你谁都只认识一点点,互相说着莫名其妙恭维的话,内心深处能多快乐我就不相信。我了解我自己,于是我尽量逃避让我不高兴的事,然后多做我喜欢的事。比如写小说、写小说、写小说、约会、看电影、看漫画、跟狗玩、打麻将。一点也不难,难在你有多了解自己。 惨了,这个“序”越写越长,简直有点不正常,我决定来给它分上下集。 把“序”分成上下集这么扯的事,我以前在《猎命师传奇》里干过一次,现在要做个不知廉耻的累犯。 未说完的话就放在下一本博客书《不是尽力,是一定要做到》。我们来聊聊:“就算彻底了解自己,你够带种地快乐吗?”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夺魂锯》 2005.05.11 合理票价:2D0新台币(约42.5RHB) 当中国港台的恐怖电影还停留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日本与好莱坞已领悟“无端启动的邪恶”最叫人惊惧。因为影片中迷人的犯罪哲学,从《夺魂锯》一开场的肮脏密室起,任何想要在结局前猜出“底牌”的观众,都沉浸在不断失败的循环里,却又兴致勃勃地瞎猜下去。 同时满足两种爱看惊悚电影的族群——动脑的和不爱动脑的。 最粗糙地区分,恐怖电影分成“有鬼的”、“没鬼的”两种,各有惊吓观众的方式。没鬼的恐怖电影里,近年来印象不错的有《德州电锯杀人狂》、《战栗》、《鬼地方》,其中《德州电锯杀人狂》与《战栗》极为类似,同样是荒野农庄、陈旧肮脏的色调、颟顸恶心的屠夫(在这里可不能称其为杀人犯、凶手这类的名号)。两部影片都不断强塞给观众“失血焦虑”,令人感到极不舒服,好像怕观众无法设身处地体会被害者身体的痛苦似的,导演不厌其烦地将镜头停滞在浓稠血液汩汩流出巨大创口的画面,被害人苍白的脸孔,抽搐发冷的身体……“不舒服”取代了“恐惧”,不再存在“闪避屠夫”的慌乱,而是“快点结束这一切吧”。 《夺魂锯》里没鬼,跟小成本大惊奇的《鬼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采用了脏兮兮的密室,用各自的方式阐述背后的邪恶。 《鬼地方》里的邪恶是埋在人性下的相互挤压, 《夺魂锯))的邪恶则是无法窥破的、纯粹的坏。所以如果有个学生被迫要交篇影评报告给教授当期末作业,我会建议去看看《鬼地方》,但如果是想享受超屌的一小时半,那就尝尝《夺魂锯》吧! 惊悚片有个线性叙事的传统,少有分镜跳来跳去的状况,有三个原因。第一,太复杂的剧情会缓减画面的战栗。第二,凶手大都不够聪明,不过就是戴上个面具。第三,编剧无法让凶手那么聪明。 但《夺魂锯》里的凶手极其聪明与自信,如果把观众当成笨蛋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夺魂锯》里的分镜、回忆、推理,不断从蓝色冷调的密室中岔分出去,为直线到底的剧情添了许多意外的变化。表面上,这样的分镜是帮助困锁在密室里两位被迫自相残杀的可怜虫增加对抗凶手的筹码,实则是引诱观众作出种种猜测,就算是最不想动脑筋的观众也难免对结局是什么样子好奇起来,毕竟凶手表现出的自信与埋下的种种机巧,让人产生“不可对抗”的无力感。 “失血的焦虑”同样在(《夺魂锯》里出现,并精准地传达导演希冀的晕眩效应。“过去你不曾为了活着而感激,以后你不会这样了。”凶手对幸存者近乎宗教箴言的教诲,在观众用指缝挡住视线的时候,好像还真有那么点被救赎的体会。 九把刀砍电影, 《噬血地铁站》:恪守怪物法则的好莱坞变态 2005.06.13 合理票价:150新台币(约31.8RHB) 进入21世纪后,杀人魔公会通过了一项《杀人是因为纯粹的恶意》的决议案后,从此,所有在大屏幕上追杀、虐待、肢解被害人的杀人魔们,通通不需要交代理由。纯粹的恶意成了王道,毕竟约会的善男信女们付钱进电影院,要看的是眼花缭乱的杀人方式(吼!这种杀法看腻啦!),而不是杀人魔心酸的内心纠葛(认真点!看看你刚刚做了什么好事!)。 《噬血地铁站》 (creep又名《地铁惊魂》)的杀人魔咕噜先生,便是这项决议案的受惠者。而且,我肯定咕噜曾收到《如何当个变态》的好莱坞函授课程,并且认真研读,因为咕噜实在是个尽职的好莱坞变态,包括跑得比被害人快十倍,神出鬼没的黑暗优雅,能长得丑就绝不要帅,能够磨蹭肢解绝不利落杀人,坏蛋血统纯正。 “喂,为什么她刚刚不杀掉他?”友人不解,用手肘推我。 “吼,那是因为她没有看《放轻松,你也可以30秒干掉杀人魔》啦!” 我不耐烦。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