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儿童 >
少儿类读物 >
少儿 >
我不是完美小孩
《我不是完美小孩》繁体中文版一出版便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大陆读者尤其是广大的“幾米迷”已经盼望和等待了8个月之久。海豚出版社此次把平装版、精装版同时推出,为了感谢广大读者对幾米绘本的喜爱,海豚我社还将笔记书《小完美》。 本书描述了一个三年级小女生郝完美在学习、生活,尤其是与大人相处中的困惑与烦恼。大人从长大的那一天起就开始留恋和怀念童年的美好,幻想能再次回到童年,经历了生活磨练的大人也更能懂得“郝完美”同学的呐喊。幾米说:“这本书献给放弃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幾米之前创作的成人绘本不管是从画风还是从语言上,都是充满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寂寞,幾米的“小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忧郁的眼神望着前方,体味一个人的落寞。这在一定程度体现了现代都市年轻人心理状态,因此幾米作品的读者对象也主要是大学生和都市青年。 《我不是完美小孩》是幾米在2010年推出的一部最新作品,也是《镜子里的小孩》之后又一部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幾米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过“我会想要做儿童绘本”,但幾米作品与传统上的儿童绘本有着本质的区别,幾米创作的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可以让孩子共鸣,让成人回味。因此这本书打破了阅读界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大学生到都市青年,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幾米,每一个人读了《我不是完美小孩》,都将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这个小孩和我很像呢!” 这本书献给放弃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 昨夜心情郁闷,撕碎了一张相片。 好朋友不需要完美, 在小小的完美幻想世界中,怀抱星星在高飞 ……编辑推荐
《我不是完美小孩》是 幾米 在2010年推出的一部最新作品,也是《镜子里的小孩》之后又一部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 幾米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过“我会想要做儿童绘本”,但 幾米 作品与传统上的儿童绘本有着本质的区别, 幾米创作的以儿童为题材的作品可以让孩子共鸣,让成人回味。因此这本书打破了阅读界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从大学生到都市青年,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幾米 ,每一个人读了《我不是完美小孩》,都将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这个小孩和我很像呢!”
《我不是完美小孩》是幾米绘本创作的重要转折,是目前幾米创作的以儿童为题材的最成熟的绘本作品,将创造“让儿童热爱童年,让成人回味童年”的两代人阅读幾米绘本的现象。内容简介
大家好,我叫“?完美”,现在读小学三年级。
这个名字是爸妈为我取的。
他们说,我小时候,不管正面看背面看,醒着睡着,或笑或哭,我看起来都好完美。
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事情就变了……
爸妈的要求愈来愈多,学校的要求愈来愈严。
我觉得很累,真想大叫:我不是完美小孩啦!
我想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跟我一样觉得自己不完美。
所以我鼓起勇气站上台,讲出我对于这件事的想法。
所有放弃追求完美的小孩和大人,欢迎来听讲。目录
没人像?一样,冬天还没结束,就急忙爬到树上,等待温暖的春天。
没人像我一样,夏天还没到来,就赶快换好泳装,准备跳入冰凉的池水。
没人像我一样,图还没开始画,就不小心把纸弄得脏兮兮的……
我是郝完美,小学三年级。
可是那些臭同学都故意叫我
好完蛋或好臭美。
我哭着去找老师告状,
说他们给我取很难听的绰号。
老师骂了几次都没用,现在谁会听老师的话啊?
今晨醒来,却忘了为什么生气。
我将相片重新粘好。
相片里的她好委屈,泪珠在眼眶里打转。
我给她说对不起,她说她永远不会原谅我。
只需要相知相怜相亲相爱,相互吐槽。
想要快乐的话,
千万不要跟比你悲观的人做朋友
那,悲观的人到哪里去交朋友呢?媒体评论
世界是意识的一场梦、一种倾斜的幻境。每当阅读幾米的视觉诗剧,每页色彩缤纷的画面皆唤醒隐藏的时间魂体飘游在记忆中。我们遇见过去与现在重迭、并置于想象空间,记忆在时间的双层轨道穿梭地漫步,而消隐的童年时空瞬间出场。时间魂体开启一个想象的拟真幻境,引领我们回到童年的悲喜情怀,在记忆的想象中顺畅地欢笑;我们惊觉自己同时是小孩、成年人︰我们一直是怀着「不完美小孩」渐渐长大与老去。因此,这是一本每个人成长共同的回忆与经验/惊艳的流动图像。
成长,其实是一种焦虑的训练;日夜谨慎地顾虑各种来自四面八方、原因不详的期待,我们活在别人的欲望与幻想中,适时调整自己要符合“完美”进行的基调。在《我不是完美小孩》,幾米运用镜像投射,让我们看到每位小孩在镜子前,那种面对完美产生的可爱压力。似乎我们也看到曾经的自己,这种意识重迭的双层时空凝缩于小小镜框,映照出无限困惑与天真憨傻。我们在微笑中,看到过去也想到现在的自己︰在完美幻想中一切的跌跌撞撞。
完美存于遗失中;完美是一场遥远且美丽的梦境。这是一种善意的缺席,但也更激发我们筑梦的想象力,生活情境其实就是一种愉悦地完美受挫境地﹔相对于别人的完美期待,我们皆遇见自己脆弱、哀叹的瞬间。所以,完美,只是一种想象的无尽/禁高度,存于虚幻中。
幾米视觉诗剧的每位小孩,充满对“完美”的想望与期待,因而引发情绪的无辜躁动、可爱牢骚与纯真怨叹。毕竟,大人曾经暗地无法实现的“完美”,如今,光明正大地转移、托付给小孩。小孩忠诚地背负“完美”的任务,想尽办法要挣脱“完美”的压力,要不停地长大。这是一种自恋式循环游戏的递交仪式。书摘与插图